Thursday, March 30, 2006

改變主意,課椅媽?

上個週末,發生了兩件讓我改變觀點的小事,讓我忍不住想,有自己的固執是好事,還是保持一點彈性好?
首先是有關於『Rent』這部電影。我的興趣本來不大,因為小美女給他極高的評價,並且半哄半求,軟硬兼施要我租來看,我也就含淚…結果,果然覺得只是普普,歌是不錯,可是劇情比較鬆散,情緒比較連不起來,只有在愛滋聚會的人一個個消失,唱著『Will I lose my dignity? Will someone care?』,以及主角之一死掉,他的男友在喪禮上唱的『I will cover you』,讓我有些小心酸。可是,在我看了加值DVD介紹作詞兼作曲家的生平之後,我以另一種眼光看這部片,好感度激增。他週末在餐廳當侍者,以賺錢維持自己生活,單這藝術家的堅持就叫人感動,他過的生活就像劇中人的,自由,精彩,卻掙扎而窘困的生活,很多裡面的情節更是他身邊朋友的人生縮影,更加傳奇的是,就在他受到賞識,要實現夢想時,他卻在定裝公演的前一晚猝逝,無緣見到他的孩子的誕生。知道這些背景,欣賞的角度不同,體會也不同了。
第二件事,是關於立場。我一直覺得自己是頗環保傾向的,所以關於核電,沒話說,就是反對。可這邊的台灣研究會放了一部公視拍攝的核電紀錄片,經由討論的過程,我有了不一樣的思考。在映後討論時,我被要求要扮演『支持核電』的角色,於是乎我先唸了一些核四的決策報告,看片時也一直站在挑剔的角色,因為這一部片立場基本是反核的。意料之外的,我竟然鬆動了反對立場(咳,這樣不能作臥底,會演得太爽),不能怪在場有兩個蓋核電廠的老伯太有說服力(其中一個還蓋過台灣的,這世界,真是臥虎藏龍...),只能說,沒有資源的台灣,單是依靠進口的煤作火力發電,風險太大,要靠綠色資源(風,水),環境其實不那麼配合,且技術不成熟,搞到後來,真的卡住的其實是在核廢料的處理,是個超級大問題。我並不是說我就選擇支持核電,只是,好像不那麼理所當然的反對了。然而,不管我怎麼想,讓人訝異的,喧騰一時的核四話題銷聲匿跡,復工的核四,越來越接近完成。
接受更多資訊,思考更多後,是更堅定,還是更猶豫? 我只知道,把自己封閉起來,不聽不看不想,絕對不是好事。
照例,講點不相關。美國的花式滑冰美少女,十六歲的Kimmie Meissner拿到了世界冠軍!恭喜恭喜!第一次注意他是今年初的美國冠軍盃,他還不滿十六,但驚人的運動能力及平衡感,讓他成為第二個可以做Triple Axel的美國女選手,而且他很有種,你可以看到他眼中的火花,感覺他真的很享受滑冰,當時就很看好他,結果他拿銀牌,那時就想,假以時日,藝術表現增加後,一定是狠角色(其實是因為他笑容很可愛,羞)。在奧運,拿個第六名,還可以。結果幾週後,竟給ㄌㄧㄣㄅㄟ捧了個世界冠軍回來,真是太爭氣了,大感動!!!給你拍拍手!(註:易閃神的Cohen姊皆又一次摔成銀牌,這是命ㄇㄟ?)

Sunday, March 26, 2006

恐懼會侵蝕自由

如果你想去看V for Vendetta,也許先不要看這篇。而我的意見是,這是部非常值得看的電影。
恐懼可以箝制人的理性,限制人的自由到什麼地步?你願意付出什麼代價,來換取安全感?洛克的政府論說到,政府行使人民犧牲自由而付出的權力,來保護人民免於恐懼,威脅。這部電影,則是假設一個情況,以安全為名,政府控制力被無限上綱,人民被馴化成沒有思想,溫順的羊,然而在此背景下,V以報仇為出發點,帶出了對此問題的思考。他說:『人民不應該害怕政府,政府應該害怕他的人民。』很像是幾百年前民主革命時會聽到的話,但是他的時代背景是設在幾十年後的倫敦。政治狂人以反恐為名,獲取極大權力,高壓統治,剷除弱勢(同性戀…),我想到希特勒,或是,現在的美國。這樣的歷史好像一直在重演,當集體恐慌發生時,一旦有『民族救星』出現,群眾就盲目的跟從,傻傻的相信,我這麼乖,天塌下來總有人會幫我扛以作為回報吧?!天知道這恐懼只是換了對象。
所以要怎樣去消除恐懼?Natalie Portman以很有效的傳統方法解決,面對他。艾米達拉皇后在這部戲裡演的真不錯,幾乎可以感覺他從心底傳出的,止不住的顫抖,不過,還是很正,理光頭還是很正,很清秀。Hugo Weaving的聲音表情十足(那一句『Not tonight!』酷到受不了),雖然從頭到尾沒露臉,可是情緒,掙扎,瘋狂,精確的傳出,如果這樣拿一個最佳男主角,真是很有意思的事。把他當一部單純的動作片就很精彩,要多加一些自尋煩惱的反省,也是很好的媒介,震撼的音效,炫人的聲光,看得我一直起雞皮疙瘩,到現在還有1812序曲伴隨的爆破場景,在我腦海翻湧。還有那革命前夕的,訣別的深情『Cry Me A River』。
面對恐懼,還是硬著頭皮好,大多時候,會驚訝人有多堅強。

Wednesday, March 15, 2006

春天來了,脫離油輪行列!

春天真的來了,花香蠢蠢欲動直往鼻裡給暗號,這樣的天氣走起路都不禁開心起來,跟陰雨綿綿的昨天完全相反。
雖然上午沿河岸開車兜風,下午洗洗車的計畫都因下雨而泡湯,可是心裡實在不甘,還是開到那家網路連結已經放在『我的最愛』很久的寵物店逛逛。美國人養的魚實在不太特別,都是一些很常見的慈鯛,燈科,這一家算好了,有七彩,有六間,黃天堂鳥,可是還是不像台灣的魚店,隨便就會激起我的購買慾,五花八門的短鯛,前所未見的慈鯛,叫人不心動也難。不過來了,不花錢怪怪的,所以我做了一件自己覺得詭譎的事,買了一本鳥的雜誌…天知道我啥時可以養鳥,有種畫餅充飢的味道。雜誌真的很專業,這集是手養鳥專刊,各種訣竅一一介紹,從營養健康到教育,我想不出台灣有這樣的雜誌,資訊充足,商品豐富多樣,在這裡養鳥真的頗幸福。如果不是本期觀賞魚雜誌內容不吸引我,差點也買下去。
回家看了法國片The Chorus,放牛班的春天(這翻譯很有教育主題電影的味道,像是春風化雨)。裡面的小帥哥唱得很動聽,整部片的音樂還挺放鬆的,大概歐洲國家的少年合唱團都有點宗教味道?感化院裡調皮的小朋友在胖胖禿老師的音樂引導之下,變的比較開朗,信任班主任。其他國家的電影跟好萊塢電影的差別,就是比較真實,比較不那麼戲劇化,心裡有強大陰影的男孩不會突然被感動而變好,他還是燒了感化院(唉);頑固勢利的校長還是只關心自己的宦途,沒有被校園氣氛的轉變激勵;外表不起眼的禿頭老師,果然還是收到美女單親媽媽的好人卡。好像老是這樣,所謂奇蹟就是發生的機率很低。可是我們還是看到為禿頭老師送行的,滿天的紙飛機,寫了感謝的話語;我們看到失怙的小男孩,提著包包追來要跟唯一關心他的老師走;我們看到,天才音樂神童在被理解之後,專注歌唱的神采裡,混合著感激,自信,被原諒的寬慰。只要多付出一點努力,事情還是會朝我們期望的方向前進的。